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海车展)于4月2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超百款全球首发新车亮相,问界、理想、极氪等新能源品牌的新车发布备受瞩目。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与消费观念升级的协同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幅达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在此背景下,CTR媒介智讯基于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度调研,以洞察车主新能源车消费行为及习惯为核心,盘点现有新能源车用户端市场现状,结合投放数据和分析,为车企精准定位、产品升级和营销策略提供支持。
续航里程和安全性 为核心决策因素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已从“尝鲜”走向“理性”。在购车过程中,他们对技术细节的关注度随着了解加深而提升。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是购买决策的关键。CTR调研显示,消费者优先考虑车辆续航能否满足日常需求及安全性是否可靠。
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和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续航焦虑和充电难题显著改善。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达1235.2万台,同比增长49.5%。因此,充电相关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权重降低,也推动市场竞争焦点从“补能效率”转向“综合性能优化”,辅助驾驶等综合能力对购买决策的推动力增强。
增量转向存量 换购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在品牌营销方面,新能源品牌针对首购和换购用户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根据CTR媒介智讯Ad Cube广告创意数据显示,有些品牌在广告宣传中添加购车优惠或金融服务,来降低购车门槛。例如,风行星海S7强调“0首付0利息”,吉利银河E8轿车强调“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突出产品适合每位消费者,来迎合首购用户的需求。
而对于换购用户,突出产品升级和独特卖点,提供以旧换新服务和高额置换补贴是比较通用的营销点。例如,广汽丰田赛那MPV、哈佛H6 SUV、五菱星光等等多个品牌都针对换购用户,在广告宣传中突出“置换补贴”“增购补贴”等信息。
数据来源: CTR媒介智讯 Ad Cube 广告数据库
存量市场竞争之下 车企布局高效传播渠道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品牌广告投放活跃,头部品牌营销声量放大,对投放渠道的选择也更为多元化。根据CTR《2024年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广告为车企提供数据驱动精准触达与私域沉淀的传播优势,户外场景为车企提供精准人群曝光与线下转化的优势,而电视广告则在品牌认知建设方面为车企蓄能。
随着消费者购车决策路径的缩短,短视频与社交渠道的重要性上升。CTR与磁力引擎发布的《2024年快手汽车行业白皮书》显示,购车人群购买前浏览汽车相关内容频次较高,平均每次的浏览时长在30分钟左右。而在众多浏览的平台中,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82%。因此,52%的车企专家表示,汽车消费者“看完参数/测评,直接下单,经销商4S店成为提货渠道而非销售渠道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电视广告方面,新能源车企集中投放央视。央视的国民级背书价值不仅助力车企获得消费者的广泛信赖,也有助于品牌的投资方、经销商等合作方的信心提振。
例如,在总台春晚节目中,借助晚会的高传播和影响力,多家车企通过与春晚内容的结合,多种形式的曝光来提升品牌的传播效果。
而在户外广告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针对不同户外场景的特点,以不同媒体价值赋能品牌多样化触达。户外商圈,尤其是在高端商圈或地标性建筑附近投放广告,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高端形象,有效传递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和价值主张。电梯场景围绕主流消费人群生活工作圈布局,是品牌触达目标消费人群的重要渠道。高铁机场等覆盖商旅人群的场景也是车企着重覆盖的区域,车企通过多种渠道品牌推广,帮助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面对持续分化的市场格局与加速迭代的技术浪潮,唯有从"核心技术突破+用户需求探究+品牌价值营销"等多维综合考量,方能在绿色出行的新纪元中掌握先机,驱动中国智造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持续领跑。CTR媒介智讯将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探究市场的新变化与趋势,为客户的科学决策提供专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