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评选结果揭晓,由安康市阳光学校代表陕西省参赛的原创舞蹈《汉水韵》,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艺术汇演最高奖项——特等奖,创全市历届参赛汇演最好成绩。
舞蹈作品《汉水韵》的创编以汉水流域传统文化为媒,融合非遗元素与现代编创手法,深度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涵。通过舞蹈语言与民俗场景的再现,生动展示了巴山汉水间安康人民的生活智慧与精神风貌,尤其凸显了安康“小场子”这一地方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构建起富有诗意的艺术空间,让人惊叹残疾演员的不凡才艺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荣誉的背后,是师生们数月来的艰辛付出,该舞蹈从今年4月份开始排练,6月份通过汇演导演组审核入围,最终于8月亮相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近3个月的集中排练中,28名听障学生与4名手语指挥老师始终以“精益求精”为目标,克服了天气炎热等重重困难,从动作弧度到面部神情,逐一细抠打磨,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将每个细节做到极致,为这份荣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安康市阳光学校始终将学生艺术教育放在首位,在2010年被教育部、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先后有200余幅美术作品在全国荣获一二三等奖,十余部舞蹈作品在全国、全省汇演中获奖,10名学生考入中残联艺术团附属学校,其中2025年5名。艺术教育为这群************插上了逐梦的翅膀,让更多残疾儿童少年拥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绽放生命华彩的机会。